• 唯一百姓论文网官方网站(其他网站均属假冒)。工作时间9:00-17:00,周末休息,QQ:1647439496。电话联系:15389037508(同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列表 >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Y高速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优化配置研究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Y高速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优化配置研究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Y高速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优化配置研究
潘智慧
摘要: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高速公路行业形势发生显著变化,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一是从“劳动密集”向“人技集约”的转变;二是从“术业专攻”向“一专多能”的转变;三是从“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转变。基于岗位轮换形式,探索构建Y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1+3+1”动态配置模型及保障措施,从公司及员工层面全面分析利弊,以期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交通强国;高速公路;岗位轮换;人员动态配置模型

 

0 引言
2019年-2021年,国家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双纲要”中,高效、便捷、快速的出行服务网络建设立意鲜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词条被频繁提及。
纵观近几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网约车、共享单车、自动驾驶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交通运输行业正逐渐迈入与各种前沿科技协同发展的变革时代,也催生了一系列“用人”新课题。
1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高速公路行业形势变化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主要有几大改革方向:一是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意味着全国高速公路正式实施“一张网”运营,司乘人员走高速出省,无须再进行额外收费操作;二是加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预示着收费站通行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下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将会带来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投入以及现有劳动力的转移。与此同时,收费机器人的亮相、无人值守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试运营、无感支付的探索...前沿科技与高速公路的融合不断深入,在道路运营、监控、养护、清障施救等各个领域得到运用。
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承载着停车、加油、加水、餐饮等重要功能。近年来,社会大众对新式高速公路服务区落地的渴望升温,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服务功能多样、经营管理模式先进的新型服务区成为必然趋势[1]。
2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影响
2.1从“劳动密集”向“人技集约”的转变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生产制造领域衍生的概念,对于高速公路企业来说,通行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在传统模式下主要通过人工收费操作实现,大量收费员构成了运行主体,从该角度看,也可参照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高速公路企业普遍面临几类状况:其一,数量和质量不相匹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高速公路收费站9500余个,收费员28余万人。未来如科技大范围取代人工操作,待分流收费员数量将呈几何增长。然而,由于大部分企业招聘门槛较低,收费队伍理论和技能水平相对薄弱,给未来分流转岗带来难度。其二,当前与未来不相兼顾。以取消省界站为例,实现快速分流安置是当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做出的分流安置方案也大多是建立在短期的基础上,随着改革持续深化,届时企业可能会面临二次分流的问题[2]。此外,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特殊的工作机制以及条件限制,收费人员技能培养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企业需要协调好转型发展和收费员转岗培养的关系。
2.2 从“术业专攻”向“一专多能”的转变
除收费队伍外,目前高速公路基层收费站所还分布着大量管理人员,协助收费现场运营、通行凭证及资金管理、设备设施日常巡检及应急处置等保障工作。在传统运营模式下,一般根据业务及管理流程进行岗位设定,最终形成一人一岗的局面,通俗点讲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近年来,许多高速公路企业正在探索打造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未来随着收费员的缩减以及智能化设备平台的上线,这类人员也将面临优化配置的问题。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归纳“拿锤子的人”现象,即一旦人们熟悉某一领域的思维模式后,会尝试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用这种模式来解决。然而很多情况下,锤子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说有更好的工具来解决问题,这也侧面说明复合型人才对于推进企业转型的重要作用。此外,新技术的使用带来新岗位的变化,提出对新技能的要求。举个例子,ETC普及推广显而易见会带来对系统维护、监管和路口秩序维持等新要求,智能化平台应用也对创新研发能力提出迫切需求。
2.3 从“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转变
实际上,很多高速公路企业是从行政事业改制而来,由于特殊的行业性质和功能定位,部分企业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思想,未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管理停留在模板化搭建和机械化执行上,忽视员工个人发展的诉求以及企业能效提升的要求。也有部分企业具有前瞻意识,尝试构建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未来随着员工职责功能的打通,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也将随之变化。从字面上看,精益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有着很大的不同。精细化管理更加侧重过程和细节,将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精益化管理则更加侧重结果和成效,强调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把最终成果落实到效益上。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是以精益思想作指导,更加全面评估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大限度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3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Y高速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优化配置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原则提出,人对岗位的适应有一个实践与认识的过程,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动态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轮换又叫做工作轮换或职位轮换,是指在企业内部有计划地平行调整员工的岗位,轮换担任不同的工作,是人力资源再配置的形式之一。Viteles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岗位轮换的概念,其初始目的只是为了减少过度专业化带来的员工倦怠、生产率下降的问题[3]。此后,岗位轮换在不同国家得到普及,应用形式从生产流水线员工的岗位轮换扩展到企业优秀人员的培养,应用范围也逐渐向多行业扩展,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反馈。
3.1 基层站所管理人员配置现状
Y公司基层站所管理人员按照定岗定编管理,分管理岗和业务岗两类;其中,管理岗有所长、副所长或所长助理,业务岗有综合、卡票、运营、系统维护。目前,各所基本按照“1+4”配置,其中“1”是指一名单位负责人,“4”是指综合、卡票、运营、系统维护岗各设置1人(非主持工作副职或助理一般同时兼任某业务岗;个别所因人员储备多配置1人)。
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占24%,35至45周岁占52%,45周岁及以上占24%;从文化结构看,大学专科占25%,大学本科及以上占75%;从司龄结构看,5年以下占8%,5-10年占11%,10-15年占10%,15年及以上占71%。从配置数量上看,2015年至今在65人上下波动,相较收费人员数量变化(减少141人、降幅30%)略显平稳。
3.2 “1+3+1”动态配置模型
为提高员工工作效能,培养复合型人才,设想构建“1+3+1”动态配置模型(图1);其中,第一个“1”为基层单位负责人,“3”为综合岗位1/2/3,第二个“1”为轮岗人员。

图1 “1+3+1”动态配置模型
综合岗位1/2/3负责保障日常站所正常运营,包括原综合、运营、卡票、系统维护岗对应的工作内容。公司不区分每个综合岗位职责,各基层单位可根据现有人员优势、擅长领域、职业规划等,灵活安排工作,各岗位工作饱和度相当,以利于后期工作安排及监督管理。
1轮岗人员是指各单位定期推荐1名员工参与集中轮岗,分参与部门轮岗、参与基层营运现场管理轮岗2个方向。全线每期共推出12名轮岗员工,其中参与部门轮岗X人,参与基层轮岗Y人(X+Y=12);X、Y数量不定,由公司统筹分配。在工作内容方面,参与基层轮岗的人员,主要负责协助收费人员现场工作开展,视情况随时补位;参与部门轮岗的人员,工作内容由轮入部门分配,可以考虑发挥其基层工作经验优势,以服务沟通基层为主。
在工作时间方面,针对调整后的“1+3”在所人员,可以考虑从标准工时制调整为“7选5”综合计算工时制,即周一至周四全体在岗、周五至周日保证1人在岗。针对参与基层轮岗人员,可以考虑两种模式:一是参照“7选5上班制”;二是与收费员保持一致,由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全月灵活排班。针对参与部门轮岗人员,其上班时间与部门保持一致。
在日常管理方面,轮岗人员纳入轮入单位管理,要求轮入单位制定专项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案。轮岗结束,轮岗人员提交《轮岗工作报告》;同时,轮入单位要对轮岗人员进行评估鉴定。轮岗结束后,原则上轮岗人员回到原单位,针对个别表现优秀的员工,结合个人意愿及轮入单位意见,经公司批准,可以考虑调整到轮岗岗位工作,并纳入储备人才库管理;针对表现恶劣的员工,在薪酬分配上予以体现,并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
在保障措施上,要着重做好轮岗人员前期沟通,帮助克服抗拒心理,帮助找到个人职业规划和公司发展的契合点;要着重做好过渡期间工作交接,常态化轮岗机制会对各单位工作连贯性带来一定的影响,要督促轮岗人员完全移交;要着重做好轮岗期间帮扶指导,帮助轮岗人员尽快了解工作环境和岗位业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轮岗人员工作动态。
3.3 利弊分析
从公司层面来看,有利方面包括:提高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工作效能;弥补部门或一线人员不足问题,实现冗余人员的分流和再利用;增强员工岗位匹配度,发挥员工优势,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员工技能,打造复合型人才,更加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提高员工紧迫感,激发工作热情;减少员工长期单一重复性带来的职业倦怠;促进内部有效沟通,提升工作协作能力与配合度;防患于未然,降低公司风险。不利方面包括:新岗位熟悉和学习会占用部分时间,短期内可能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有可能出现个别紧急工作“找不到人”的情况;公司大刀阔斧、高压推进,可能引起员工抵触情绪;员工长期处于竞争和担心淘汰的状态中,企业氛围变差。
从员工层面来看,有利方面包括:上班时间更加自由、灵活安排;通过多岗位实践,找到适合岗位,释放工作价值,更加利于职业发展;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拓宽职业宽度,提升竞争优势。不利方面包括:与轮岗员工个人诉求(离家近)不匹配;员工工作饱和度增加,请休假难安排;个别轮岗员工无法适应新岗位要求,可能出现“摆烂”状态。

 

参考文献:
[1]梁飞,雷丹.高速公路服务区多元化经营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07):196-198.
[2]黄颖.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人员分流安置策略思考[J].福建交通科技,2019(05):156-159.
[3]肖志颖.当前人员岗位轮换的研究与应用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

期刊巡展

合作流程 | 定制论文 | 论文发表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隐私保护
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29-84193340, E-mail:baixinglunwen@163.com
Copyright © 2005 - 2022 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1549号-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