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面临重新洗牌 1/3出版机构将遭淘汰
未来3至5年,1/3出版机构将被淘汰
截止去年年底,全国581家图书出版单位中,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和军队系统的出版单位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完成转企改制。对于多数出版社而言,2011年将是它们全面迎接市场挑战的第一年。
谢寿光指出,“过去,出版单位普遍是事业单位采取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它们挂靠在政府主管部门下,享受着行业的保护,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也无法真正经受市场的考验。转企改制完成之后,图书出版业真正的市场竞争开始了。”在谢寿光看来,未来3至5年,中国图书出版业将发生巨大变化。而2011年将是出版业转型与分化的关键年,竞争将更加激烈。
谢寿光认为,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行打造,从宏观上讲,对出版业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但对于作为微观主体的每一家出版社,情况就不同了。一些出版社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及内部机制不适应市场等原因被淘汰出局。“至少会有1/3的出版社在未来3至5年内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同时也会成长起一批适应市场竞争、并且在国际出版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出版集团及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小出版机构诞生。”
民营书业与出版机构走向整合,净化图书市场
民营出版曾经在中国出版业异军突起,而在出版单位普遍转企改制之后,他们的生存现状恐怕就不会那么乐观了。根据谢寿光的分析,与国家出版机构合作可能是诸多民营出版工作室最好的出路了。
“民营出版商将面临一次比较大的分化和洗牌,这对整个出版业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如果像以前那样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出书,其结果只能是图书市场盗版横行,低水平出版物层出不穷。”谢寿光这样分析道。
事业出版单位转企对民营出版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契机。对于那些不能适应市场的出版机构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民营出版合作,吸纳有先进理念的出版人进入,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转企改制带来的是更公平的环境。民营书业通过与出版机构合作,可以获得以前享受不到的免税待遇、书号资源供给等优势,同时也迫使自身不要再制造垃圾,这对整个图书市场是一种净化。”
中国和出版强国相距甚远 理念误区是落后主因
如今的中国到底能不能算是出版强国?在谢寿光看来,中国现在只是出版数量上的大国,离真正的出版强国尚有距离。而造成中国出版业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理念上的误区。
谢寿光说,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整个中国出版业对出版的功能、性质认识不深刻,缺乏有理念的出版人和出版管理者。”
据谢寿光分析,从图书的品种数量上看,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可如果要算人均拥有、人均购书支出,这个出版大国就要打折扣。如果要看出版物影响力、出版企业影响力、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等指标来看,中国和出版强国还相距甚远。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最致命的不是没钱,而是对出版者的责任、出版业的功能认识不清,没有把出版当作一项专业的、创造性的劳动来对待。”
谢寿光说:“现在中国最要命的问题就是对学术缺乏一种敬畏。如今社会科学呈现一种庸俗化、泛化的倾向,大量低端产品充斥着市场,对此,出版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出版人是最后的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