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百姓论文网官方网站(其他网站均属假冒)。工作时间9:00-17:00,周末休息,QQ:1647439496。电话联系:15389037508(同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列表 > 医学论文发表格式-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医学论文发表格式-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7 年3月间收治的15例A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84 h。手术前诊断6例,9例根据手术所见作出诊断。2例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平均切除肠管300 cm,4例行局部溶栓治疗。住院死亡4例, 2例遗留短肠综合征。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凝和及时恰当的手术是改善AMVT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可能存在的高凝状态和与体征不符的腹痛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彩色多普勒、CT是敏感的检查方法。局部溶栓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有计划的再剖腹是最大程度地保留有生机肠管的必要步骤。电视腹腔镜技术在AMVT的诊断与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cute mesenteric vein thrombosis, AMVT)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体征,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甚至剖腹后始作出诊断,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AMVT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8例。年龄26~87岁,平均4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168 h,平均84 h。主要临床症状:腹痛、腹胀15例(100%),恶心呕吐5例(33%),血便7例(47%),发热5例(33%),血压降低(收缩压<90 mm Hg)6例(40%),有腹膜刺激征的11例(73%)。本组患者中有可疑易患因素者8例,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3例、围产期2例、脾切除门体静脉断流术后1例。6例术前作出诊断,均为2001年以后的病例,其中2例保守治疗成功。术中诊断9例。术前误诊为出血性胰腺炎3例、肠梗阻3例,腹膜炎3例。13例手术治疗,术中见血栓均分布于肠系膜上静脉系统,8例有门静脉血栓,仅1例有肝硬化门静脉属支曲张,其余肠系膜静脉解剖均无异常,肠系膜下静脉未受累。手术方法:单纯受累肠段切除5例、受累肠段切除加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3例、受累肠段切除加门静脉切开取栓5例。切除肠管长度60~500 cm,平均300 cm,1例行全小肠加右半结肠切除。肠切除中,8例1次手术、3例1周内2次手术、2例3次手术。术后均给肝素抗凝,其中4例经周围静脉给予溶栓治疗,4例经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给予局部溶栓治疗。4例患者于术后72 h因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5 d腹腔出血,保守治疗痊愈。本组患者随访 8个月~12年,1例术后15个月死于脑梗塞,2例遗留短肠综合征,其余健在。
        2讨论
        2.1早期诊断AMVT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诊断平均延误时间48~80 h[1,2]。与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不同,AMVT多以腹胀、腹部钝痛缓慢起病,早期往往疼痛定位模糊,无明显体征。以持续性疼痛起病者,极易被误诊为胰腺炎。部分患者因肠系膜动脉反射性痉挛,以及肠管因淤血缺氧导致一时性蠕动增强而出现痉挛性腹痛,易被误诊为肠梗阻。缺乏对AMVT的警惕性,对可能存在的高凝状态认识不足,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诸如S蛋白缺乏、凝血因子Ⅶ异常、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脾切除术后、脱水等情况时,均可影响凝血状态。当这些患者出现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急腹症时,应高度怀疑AMVT的可能。但约有30%的患者为无任何病史的青年人,其诊断极为困难。血白细胞计数及肌酸激酶升高常见,但缺乏特异性。血清乳酸盐测定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阻塞时阳性率可达85.1%~91.4%[2-4],但往往出现在动脉性缺血及肠坏死后,对AMVT早期诊断帮助不大。CT和彩色多普勒可早期发现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特别是门静脉内有血栓时阳性率可达100%。但彩色多普勒易受肠内气体的干扰,对检查者的技术及经验要求较高。本组10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5例发现门静脉血流缓慢或有血栓。9例行CT检查,8例有阳性改变,其中6例经手术证实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有血栓存在、2例保守治疗后再次复查血栓消失,1例术中见血栓尚未蔓及门静脉。血管造影的阳性率仅74%~77%[3,4],主要用于慢性门静脉阻塞的诊断,急诊患者不宜常规应用。电视腹腔镜可清楚地显示肠管的缺血范围和血栓的分布情况,具有直观的诊断价值,对局限性AMVT的诊断更有明显的优势。
        2.2手术时机及术中处理AMVT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十分困难[5]。我们体会,拟诊AMVT或在AMVT治疗过程中有下列情况的患者应剖腹探查:(1)腹痛由阵发性变为持续性,剧烈难忍止痛剂不能缓解;(2)体温超过38.5 ℃并排除其他感染存在;(3)24 h内血便超过400 ml;(4)彩色多普勒或CT显示肠系膜静脉主干或门静脉有血栓;(5)出现腹膜炎或腹水体征。
  肠坏死是AMVT的直接后果,术中首先应将已经坏死的肠管迅速切除,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但AMVT造成的血管阻塞往往十分广泛,血栓分布的范围往往超过肠管坏死的范围,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内经常有血栓存在,而后者是术后再发肠坏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肠切除后除了将系膜残端血管内的血栓完全清除外,还需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作切口,将其内的血栓充分取出。AMVT的肠坏死为出血性梗塞,坏死段与正常段之间有中间过渡带,而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在过渡带中仍有动脉搏动存在。因此,术中单纯依靠肠系膜动脉搏动的有无来决定肠管的取舍并不可靠。
在受累小肠长度不足1/2时,可将受累小肠及其系膜全部切除,不保留生机可疑的肠管。而当小肠坏死超过1/2以上时,则须慎重对待,准确地判断肠管生机,尽量保留可能存活的肠管。广泛肠切除的患者预后极差,本组5例残留小肠不足100 cm者,术后3例死亡。死亡患者中2例为全小肠切除,1例为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静脉注射氢化荧光素后借助Wood灯检查来判断肠管的生机,结果并不满意。本组肠切除后1周内再次手术7例次,6例次有再发肠坏死,1例次探查阴性。5例再发肠坏死出现在术后48 h以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潜在生机的肠管,有计划再剖腹原则(second-look)不失为有价值的方法。将生机可疑的肠管暂且保留,术后24~72 h内再次开腹,如果有坏死则将坏死部分再次切除。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避免阴性探查。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使这一方法变得简单方便[6]。首次术后在腹壁保留1个套管作为窗口,在术后72 h内可随时置入腹腔镜进行观察,及时发现保留肠管坏死与否,既便于及时再切除,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我们应用1例深感方便。
        2.3辅助局部溶栓的应用 AMVT一旦诊断确立,应立即给予抗凝治疗。患者发病时间少于1周的同时给予溶栓治疗,超过1周则以抗凝为主。在血栓形成早期保守治疗,肝素(2.5~4.0)×104 U/d,经静脉或皮下给予;尿激酶(60~120)×104 U/d或降纤酶10 U/d静脉滴注,可取得良好效果。本组2例患者,发病48 h内经彩色多普勒和CT检查作出诊断,给予全身肝素化及溶栓治疗,症状迅速缓解,2周后CT复查血栓消失。但全身抗凝及溶栓无选择性,剂量不易掌握。血栓形成区域血流缓慢甚至停止,药物难以到达阻塞部位,大剂量用药常加重消化道及手术野出血,甚者可造成脑出血。采用局部给药,可大大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对全身的影响。我们对4例患者,采用术中先经肠系膜上动脉1次性滴入尿激酶(30~60)×104 U或降纤酶5~10 U,然后经肠切除后的系膜静脉残端置硅胶管至肠系膜上静脉,经腹壁引出体外,术后经导管每天滴注肝素(1.25~2.5)×104 U、尿激酶(30~60)×104 U或降纤酶5~10 U,持续3~5 d,效果满意,无再发现肠坏死者。经肠系膜动脉用药可直接到达受累肠段,经肠系膜静脉用药,使门静脉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将肠系膜静脉内不断脱落进入门静脉的微小血栓溶解,解除门静脉的阻塞,促进肠系膜静脉的回流。 而溶栓药经过肝脏时绝大部分被分解灭活,即使大剂量应用也十分安全。对保守治疗者,肝素应用以小分子钙制剂为好,时间应控制在2周以内 ,溶栓时间5~7 d。用药期间要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所有患者停用肝素后继续口服华法令抗凝3个月,有高凝状态者则需终生抗凝。
        参考文献
        [1]Rhee RY, Gloviczki P, Mendonca CT, et al.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still a lethal disease in the 1990s. J Vasc Surg, 1994, 20: 688-697.
        [2]Jonas J, Bttger T.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mesenterial infarct. Med Klin, 1994, 89: 68-72.
        [3]Bottger T, Jonas J, Weber W, et al. Sensitivity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n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 Bildgebung, 1991,58:192-198.
        [4]Bttger T, Schafer W, Weber W, et al. Value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n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 Langenbecks Arch Char,1990, 375:278-282.
        [5]Klempnauer J, Grothues F,Bektas H, et al. Results of portal thrombectomy and splanchnic thrombolysis for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mesentericoportal thrombosis. Br J Surg, 1997,84:129-132.
        [6]Spittler C, Chari V, Husni E, et al. Second-look laparoscopy for visceral ischemia facilitated by preinstalled ports. Am Surg, 1997, 63: 732-734.


投稿方式: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
电话:029-85236482   18710793347 15389037508
咨询QQ:1281376279(唐老师)   396937212(朱老师)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期刊巡展

合作流程 | 定制论文 | 论文发表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隐私保护
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29-84193340, E-mail:baixinglunwen@163.com
Copyright © 2005 - 2022 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1549号-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