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百姓论文网官方网站(其他网站均属假冒)。工作时间9:00-17:00,周末休息,QQ:1647439496。电话联系:15389037508(同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列表 > 新形势下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探究

新形势下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探究

【摘要】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大学生大多生命意识淡薄,文章从生存意识和生存价值两个方面列举了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一些方法措施。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意识  培育措施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医疗服务质量却始终难以适应患者需要,医患关系愈加紧张。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缺乏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生命意识的基础培养,导致一些医护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欠缺。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尊重人、尊重生命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医护人才。[1] 同时,各类院校的许多大学生承受不住压力选择放弃生命,这些漠视生命的事件,也给我们的生命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既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命意识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就生命的本体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质形式和感情欲望;就生命价值而言,是指为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而达到的生命理想境界。[2]因此,学生的生命意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与感悟,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理想。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
        1.1生命本体的异化。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的异化”的概念;时至今日,人的异化在现代社会更加严重。青年大学生日益成长为“快餐文化”的一代,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导致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漠视生命,暴力伤害他人。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暴力现象时有发生。据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3]二是否定生命,轻易放弃自我。目前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大学生缘何自杀事件频发,本质根源还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缺乏深刻的体认与感悟。
        1.2生命价值的异化。一是丧失生命价值感。随着大学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昔日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再,大学生不再是时代的骄子。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颓废、空虚无聊、虚度年华、精神荒芜的现象。有的学生将大学生活视为一场游戏,游戏生命;有的学生抱怨大学生活就是痛苦和无聊,消磨时光。这种种现象都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感缺失的表现。二是丧失生命成就感。生命成就感就是人对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的感悟和体认,是人对生命创造性的认识和肯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对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科学知识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但事实上,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人们尤其是有知识、勤思考的大学生群体,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直接表现为对生命成就感的丧失。[4]
        2.医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1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医学本质回归的需要。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和教育核心功能作用的体现,也是现实的需要。医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它从古到今都需要得到人文精神的孕育。医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她的特殊性表现在多方面,最本质、最核心的则取决于她研究对象自身的特殊性。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将“人”确定为医学关注的真正核心,健康与疾病只是人的生命延伸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正如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5] 医学本质的回归呼唤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义的感知,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培育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以此为基点来执行医疗任务,解除患者的痛苦。[1]
        2.2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需要。1988年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宣言:“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作为临床医生,其知识结构的构建取决于医学教育目的,而医学目的的多重内涵,自然决定了医学知识结构的多维性及多层次性。 
要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医德培育与技能培养3个方面的结合,并以此丰富医学人文教学的内涵。当代医学生是祖国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意识教育来引导医学生理解人生,体悟生命,培养高尚的医德是实现医学教育目的的需要。
        2.3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关系是个热点话题。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医闹”事件等是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写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的医学模式忽视了生命意识培养,过分注重了“人生的病”而忽视了“生病的人”本身。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它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医学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层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需领悟“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所昭示的真谛,领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肩负的责任。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逐步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他们真正“以病人为本”、尊重病人的理念,才能切实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加强以生命意识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未来将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医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深入探索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不同途径和有效策略。
        3.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营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氛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医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目的,可以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生命教育,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伦理规范、心理知识、交往技巧的策略等等。通过教育,帮助医学生在认识层次上提高对生命的体悟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校园极力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多途径、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
        3.2以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打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主渠道。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切实发挥生命教育独立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命意识培养功能,科任教师在各课程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形成灵活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
        3.3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帮助医学生体验生命情感。杜治政教授曾明确指出:“医学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而且还表现为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实践”。医学院校要充分重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的培养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利条件和天然优势。一是医学专业课程天然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如动物实验课程,教师应该起必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人性地对待动物,对实验后处理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二是在医学生实习前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带着“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意识踏入临床实习岗位,以此为前提形成融合一定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多重要素而形成的以倡导医疗活动的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精神为本质内涵的医学伦理规范,构成医学生临床实践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法则。[6]三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该增强情景体验,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其临床医疗行为中。通过体验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
        当然生命意识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还需要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更需要积极优化的关爱生命、尊重人生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形成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教育合力,营建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医学生生命教育才能形成持续长效的运行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林田恩,王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
[2]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3]周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
[5]何裕民.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6]杨慧艳.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医院管理,2009(5).

投稿方式:
电话:029-85236482   15389037508    13759906902
咨询QQ:1281376279 ;396937212
网址:http://www.xinqilunwen.com/
电子投稿:xinqi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

期刊巡展

合作流程 | 定制论文 | 论文发表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隐私保护
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29-84193340, E-mail:baixinglunwen@163.com
Copyright © 2005 - 2022 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1549号-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