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百姓论文网官方网站(其他网站均属假冒)。工作时间9:00-17:00,周末休息,QQ:1647439496。电话联系:15389037508(同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列表 > 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董文刚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快速涌现,传统的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渐复杂化,随之带来了企业成本结构、管理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等多方面的改变。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经济成本管理的演进历程,并详细分析了在新技术环境下的经济成本特性,进而探讨了新技术对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管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经济成本优化的策略并阐述了技术背景下经济成本管理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经济成本;企业内部成本;新技术影响;成本结构;管理挑战;应对策略;技术创新


一、引言
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劳动者工作热情、工作技能的提高以及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备的采用、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在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结构的多样化、信息流的迅速变化以及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成本估算和控制受到巨大影响。数字化转型及新兴技术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管理方法提出了考验。自动化生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但如何决策高昂的前期资金投入,企业又面临新的难题。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时也引出了企业组织管理革新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GDPR及CCPA等数据保护法规的实施,企业在采集和利用数据时还需保证合规性,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企业还面临成本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的新挑战。总而言之,新技术环境对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提出了多维度挑战。

二、经济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
经济成本管理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后期,最初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直接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追踪与控制。此时,企业依赖成本会计技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进入20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和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方式成为主流,成本管理开始细致化。20世纪50年代,作业成本法ABC(Activity-Based Costing)开始兴起。此方法强调资源消耗与成本驱动因素的直接关联,此阶段,企业逐步认识成本控制不仅是财务层面的问题,也影响到市场竞争力。进入80年代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激烈竞争与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步采用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与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等工具,推动成本向价值创造转变。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成本管理开始运用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于实时数据的传输与共享,不仅提高了企业经济成本分析能力,还使得成本管理更加动态化。此同时,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理念的引入,促使企业精简流程、减少浪费,优化资源配置。21世纪初,由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企业经济成本管理逐渐融入了环境成本,企业开始采用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 Cycle Costing)分析、评估产品从原材料至最终处置的全周期成本。
当前,大数据分析与AI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成本数据的分析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同时,云存储平台的普及,使得信息共享更加透明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协同作业及决策效率。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经济成本管理的主要趋势,企业能够通过实时监控和预测成本波动,使得经济成本管理趋于动态化。总的来看,经济成本管理从基础的成本核算逐渐转化为智能化,并继续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导向持续发展。

三、新技术环境下的经济成本特点及影响
在新技术环境下,企业经济成本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趋势。 随着技术投资的增加,企业在研发、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固定成本显著上升。然而,新技术的引入提升了运营效率,使得变动成本相对降低。这种变化导致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相对比重发生显著改变。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显著提升了成本的可预测性,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使企业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价格波动和运营支出,从而优化预算编制流程,提高成本使用效率,并有效降低成本风险。网络化经营模式重塑了企业的成本结构,电子商务平台和数字营销显著降低了传统销售渠道的成本。同时,云计算的引入不仅大幅减少了企业IT系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还提升了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效率。技术革新使得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及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新技术提高了员工的技能要求,进而推高了人才成本,同时,员工培训和发展成为企业在新技术环境下必须加大投入的领域,进一步增加了人力资源的经济成本。企业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实现了成本管理数据的透明化和可视化,实时数据监控机制使企业能够动态调整生产计划,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有效的优化了库存管理和物流成本,从而减少了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供应链追溯,在提升产品安全性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显著降低了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和信息安全风险。绿色经济的兴起重塑了企业成本结构,绿色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能耗成本,且创造了新的经济效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在实现运营成本优化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和品牌价值,形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企业经济成本的特征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性。经济成本结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产、运营和管理层面,而是逐步向更加精细化、前瞻性的方向演进。与此同时,企业对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也愈发重视。

四、企业经济成本优化、管理改革策略
4.1 经济成本优化策略
新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成本面临结构复杂、管控难度大和核算透明度不足等挑战,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压力。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需采取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策略。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企业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两者共同作用以降低并优化企业的经济成本,推动企业成本节约和持续发展。
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策略。企业通过流程优化、成本结构分析及多领域策略实施,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精简冗余环节、引入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内部流程,以及采用价值流分析和动态ABC成本法识别成本节约点。这些方法不仅缩短了作业时间,促进了部门协作,还降低了沟通成本和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此外,信息化建设、供应链管理等多领域策略也应纳入成本优化方案。实际数据显示,实施这些策略后,企业效率平均提升10%-20%,成本节约8%-14%。
技术创新与管理革新策略。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时,应全面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技术投入效益最大化。技术投资应具备前瞻性,以提升管理能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降本增效。例如,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能降低IT成本、提升质量控制,从多维度助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评估技术创新项目时,企业不仅要关注成本与收益,还需考虑技术成熟度、创新性和行业趋势,确保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以3D打印为例,尽管初期投入高,但其提升的产品定制化能力符合未来市场需求,长远来看有助于开拓新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带来可观收益。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项目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和未来战略,避免盲目跟风。布局新业务时,需提前进行市场分析和人才储备,再引入高新技术。同时,企业应结合现有管理模式,提前规划新技术引入后的流程管理,缩短盈利周期,降低管控压力,优化成本。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增强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2 经济成本管理改革策略
在新技术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经济成本管理挑战主要体现在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等方面。传统成本管理方式因信息隔离和数据不完善等问题,给成本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为此,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改革策略。
首先,实施全面成本预算管理体系,采用数据驱动的预算编制与执行,强化成本控制与监测,并采用动态预算机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降低成本波动的风险。其次,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成本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各部门的财务与运营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挖掘潜在的成本优化机会,推动精细化管理。此外,企业应积极引入智能化技术,如智能制造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和材料浪费。同时,运用预测分析工具改善库存、订单管理,实现更低的运营成本及资金占用率。供应链管理也是优化重点,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构建可靠的供应商网络,利用电子采购平台和区块链技术,提升采购透明度和效率,增强供应链数据的可信度与安全性,降低合规成本和交易风险。同时,企业应培养成本意识文化,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提升员工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开展全员参与的成本节约活动,营造节约氛围,推动各层级人员在生产和服务中养成成本节约习惯。最后,企业需进行技术投资的权衡分析,通过前瞻性及精准化的投资评估,分析成本收益比,明确新技术的应用效果与预期回报,并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进行跟踪与评估,以确保新技术对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带来最大的效用。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的经济成本结构变得更加多元化,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也更加复杂化。传统的成本构成,如原材料、设备折旧、人工费用等,虽然仍是核心要素,但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已不再局限于这些显性成本。隐性成本逐渐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投入、环境合规成本、数据安全维护以及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成本等。企业须建立一套动态化的成本监控与分析系统,识别成本波动的原因和趋势,然后采取有效的成本增效行动,并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成本优化、管理体系,才能通过动态监控、精细分析、有效行动和持续优化,构建起强大的成本优势,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这不仅是对企业成本管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整体战略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挑战。
参考文献
[1] 薛欣,金浩. 大型企业内部经济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储运,2020(10):159-160.
[2] 李雪艳. 皮革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优化分析[J]. 中国皮革,2023,52(10):50-53,58.
[3] 周徐烨. 新经济环境下制造型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环球市场,2019(28):172.
[4] 黎富兵. 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效应[J]. 会计之友,2012(22):41-43.
[5] 曹振娅. 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优化措施分析[J]. 产业创新研究,2024(18):149-151.
[6] 韩少真,李辉,张涵诗,等. 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J]. 会计之友,2024(6):29-36.

期刊巡展

合作流程 | 定制论文 | 论文发表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隐私保护
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联系电话:029-84193340, E-mail:baixinglunwen@163.com
Copyright © 2005 - 2022 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百姓论文网-首页-唯一官方网站.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1549号-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