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播心理健康节目活起来
让广播心理健康节目活起来
张晓燕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自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态培育两部分内容,既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关注群体的社会心态,能够标本兼治社会治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满足人民的心理需求,进而完成“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使命。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有效防治心理相关疾病。
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我国传统习惯影响,个人对心理疾病重视不够,患病者又有一定的病耻感,而广播电台作为具有公信力的媒体,以不见面的方式,帮助听众答疑,科普心理健康常识,传递正能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广播;心理健康节目;活起来;
如果说19世纪是传染病世纪,20世纪是躯体疾病世纪,那么21世纪是精神疾病的世纪,而心理疾病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随着人口结构改变,人们期望寿命增加、各种应激事件的发生、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化多样性与时代精神变迁等多种因素,心理健康所呈现的出的问题日益困扰人们的生产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每4个人中就会有1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产生精神和行为问题,每个人一生有10%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受到情绪障和行为问题的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而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100万人自杀未遂。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心关注。
因为我国传统习惯影响,个人对心理疾病重视不够,长期抑郁、焦虑等心境状态是个人心情问题,不像身体疾病需要打针用药;而病程过长或过重,影响到社会功能时,相当部分的患者又有一定的病耻感,不愿去救治。广播电台作为具有公信力、影响的媒体,以不必见面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看保护到病人及家属的隐私,能够很多地帮助听众答疑,科普心理健康常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如何办好心理健康节目,更好的服务受众群体,命力,为社会发展助力,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化节目内容,心理健康节目从注重“治已病”转向注重“治未病”
提起心理健康,很多人传统地认为是给抑郁、焦虑等心理病症的人减压、疏导。而积极心理学所关注的“沉浸体验、希望与乐观、情绪智力、天赋、创造力与智慧”等可以帮助人们找寻积极主动、蓬勃向上动力,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工作生活。
为了现代人民具备更好的精神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自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颁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态培育两部分内容,既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关注群体的社会心态,能够标本兼治社会治理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满足人民的心理需求,进而完成“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使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有效防治心理相关疾病[1]。
广播机构顺应党的指挥,开办心理健康节目,不能因为求助者的心理疾病故事吸引听众,还要重点做好正向宣传引导,用“一封信表达感恩的心”、探寻成功者的心路历程、每天三件好事的小技术等发掘工作生活中的正向力量,帮助受众作好心理建设[2]。
二、注重时效,保证节目内容的鲜活
虽然心理问题存在滞后性或一定的普遍性,但在常态节目编排中,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关注内容。例如,每年高考前一个月,我们会推出《高考进行时》为考生和家长解惑答疑,缓解焦虑情绪;开学前的《成长不烦恼》是家庭教育类节目,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解读主题,集中科普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此外,突发事件中,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激创伤,我们也要做相应的应对。2020年春节期间突发的新冠疫情,百姓恐慌、焦虑情绪弥漫,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消息也干扰着人们的判断,各种猜测更加剧了人们的不安,我们及时做了系列的直播节目,发布权威声音的同时,及时帮助受众调整认知,缓解恐慌、焦虑情绪,针对常期居家隔离,家庭关系因长期近距离接触,破坏边界感出现不和谐,进行理性分析解答[3]。
这些细化受众群众及针对特殊时期做的心理健康节目,不仅更能触动人们心弦,且能够更加及时的处理问题,受众反馈很有帮助。
三、 专业程度越高,形式才能越灵活
(一)专业的主持人是办好节目的前提
主持人是一档栏目的标签,更应是栏目的灵魂,主持人必须全程参与于栏目的各个环节,是节目方向的主导者、驾驭节目进程的调度者、沟通节目关系的协调者和真诚服务受众的服务者。作为节目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主持人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广播节目开展的质量。对于心理健康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主持能力,很好地调动听众的情绪,同时还要求主持人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基础,能够初步判断把握心理患者的病灶起因,广播节目中的解答像电话咨询,听声辨人、辨事,在准确判断求助者事件的情况下,运用心理理论知识区分好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在直播间回答,病症严重的直接转介给相关专业咨询师或专业医院,还要兼顾听众,给一定启示和判断经验分享,保证节目质量,特殊求助者要做好节目后的回访。这就必然要求主持人更加专业化,更加能够匹配心理健康节目主持人这一岗位[4]。
(二)专业的细节把握,是办好节目的基础
关注心理健康的人大多内心敏感、觉察敏锐,对节目细节要求更为严格、精细。例如,主持人的声音要细腻、柔和、真诚,讲心灵故事不是要求活灵活现,而是要娓娓道来。做心理治疗时节目音效部分大多采用舒缓的轻音乐。节目中设计的音频短片也要依据当天内容或求助者状态而定,尤其要注意到求助者判发生阻抗时,了解判断阻抗原因,是思考感悟,还是拒绝回答等,在节目中要体现对求助者的尊重、包容,用各个环节中的细节让对方和听众感受到节目组的真诚。
(三)心理专家、心理医生的加盟是办好节目的关键
心理学有很多分支和流派,社会不同人群对心理学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由于心理学知识过于庞杂,要根据节目编排,定期请专家走进直播间为听众解惑答疑或做相关讲座,不仅增加节目的多样式,更增加节目的权威性,听众和求助者的信任度越高,节目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就越大[5]。
(四)节目不局限于直播间,不局限于广播一种传播方式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为内容服务。
走出直播间,代表党和政府的喉舌,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感受社会关爱和温暖。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孤独症和自闭倾向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节目进社区,不定期为老年人开展公益宣传活动。除此之外,一些特殊人群也应特殊关注,心理健康节目进军营,为新兵适应军旅生活打气鼓劲;进学校为安抚留守儿童送温暖,或为家长辅导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素养)、进企业为新员工更好的适应新团队做辅导……
融媒体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让广播节目有更多的传播途径,各音频平台及提供视频直播、精彩片断的小视频等各视频平台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传播手段。进一步扩大优秀心理节目的影响力,让更大的人群受益[6]。
结语:概括地说,因心理健康节目的特殊性,在保护求助者的隐私方面,广播电台有十分明显的平台优势,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获取,但广播本身的节奏,对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就是一种疗愈,这也突显了广播电台所特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钟声亮.如何办活广播心理健康节目,增强广播节目效果[J].记者摇篮,2012,(009):52-52.
[2]钟声亮.如何办活广播心理健康节目,疏解社会心理问题[J].记者摇篮,2012,(9):49-49.
[3]叶缨桃.让广播心理健康节目活起来[J].视听,2015,(3):52-52.
[4]崔毅梅.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防御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1998.
[5]洪岩.论广播节目在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中的优势[J].东南传播,2017,(7):165-166.
[6]林艳蕾.健康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对听众心理的研判与对策——以湖北广播电视台《空中医院》节目为例[J].新闻前哨,2019,(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