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师德建设(二)
我们的责任心上对校园担任,下对学生担任。有责任心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枢纽作用,在完成教育使命的同时,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当然责任心不光是只对学生,对校园也相同。要有责任心,如水龙头没关,自动关掉;招生办公室里有家长问询,自动协助解说校园方针,若是咱们每一个人能行进一小步,则咱们校园就会行进一大步。
三、与时俱进,树立新式的师生关系
树立新式的现代师生关系,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变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脱节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仅有正确的师长的设想中觉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了解,学会宽恕,学会赏识,懂得赞许,善于沟通,成为学生生长的同伴,成为学生生长的引导者和鼓舞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伴侣”。
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如今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最重要特征。青少年学生独特渴求和爱惜老师的关爱。师生间真诚的情感,肯定有着奇特的教育作用,会使学生盲目地尊重老师的劳作,情愿挨近老师,期望与老师协作,向老师裸露自己的思维。《学记》中写道:“亲其师信其道”,只需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维、举动和质量具有耳濡目染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仿照,这将给学生生长带来终身的影响。因而,老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典范,凡需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要做到,坚持严于律己。尽心尽责地完结每一项教育使命,一丝不苟地恪守校园的工作纪律,不求最棒,但求更好。只需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尽力学习,恪守校规校纪,不断进取。
“一个人,只要具有了仁慈、耿直和宽恕的性情,那么,便没有什么艰难可以压倒他。宽恕他人,宽恕生活,就是宽恕自己。”由于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色,各自的喜好,这就要求咱们老师有一颗宽恕的心。老师的宽恕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恕学生的缺乏,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缺乏,就看你看待学生缺乏的心境。关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缺乏应该用宽恕的心态去面临,有了容纳的心,才会让学生树立决心。
未来国际的竞赛是教育的竞赛、人才的竞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老师,肩负着荣耀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要培育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标准的人才,就必须树立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而老师队伍树立的中心是老师的师德。新课程变革下,师德是一种精神表现,一种深沉的常识内在和文明档次的表现。其实,在平常的教育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都在用举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实内在。师德需要培育,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老师提高自我涵养。让我们以杰出的师德,无愧于“人类魂灵工程师”的称谓;让我们以杰出的师德,一起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