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和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手术治疗大体可分为传统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两大类,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争论的焦点。我院2008年6月—2011年8月对收治的112例HICH患者采用传统开颅(开颅组)和钻孔引流术(微创组)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临床和影像也证实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病情按意识状态分级[2]随机分组。开颅组60例,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8~57岁,平均(42.0±8.1)岁;有高血压病史2~10年,发病距离就诊时间1~7 h者45例,7 h后者15例;GCS 5~8分者36例,GCS 9~12分者24例;术前CT扫描后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95 ml,平均50 ml。微创组52例,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39~55岁,平均(43.0±7.97)岁;有高血压病史3~11年,发病距就诊时间1~7 h者39例,7 h后者13例;GCS 5~8分32例,GCS9~12分者20例;术前CT扫描后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90 ml,平均52 ml。
1.2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使用脱水剂控制颅内压,术后应用止血剂、控制血压药、抗生素预防各种感染,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应用营养支持、神经功能恢复药等。
1.2.1 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7例,手术清除血肿减压和止血,术后留置创腔引流管。
1.2.2 微创组:根据CT片确定的穿刺点摆好体位,标出穿刺点,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1],采用YLI型针在手电钻动力驱动下穿透颅骨后,用塑料钝头针芯替换金属针芯,缓慢插入血肿中心。然后拔出针芯,放上橡胶垫,拧紧针帽确认密封,接20 ml注射器缓慢用力抽吸血肿。在抽吸过程中可旋转穿刺针的方向及适当移动穿刺针的位置,对于不易抽吸的凝固血块,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击碎抽吸清除。然后用生理盐水、肝素和透明质酸酶配成的血肿液化剂[1]做等量冲洗引流,首次引流量约50%~60 %,最后向腔内注入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2 ml,闭管2 h后接无菌引流袋。术后每次用血肿液化剂做等量冲洗引流和注入尿激酶[3],每天2次,直至血肿基本清除干净。
1.3 手术时机 手术时间在出血后6~72 h,超过3 d以上的微创和手术病例均不在本次研究之列。
1.4 评价方法 术后经过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跟踪随访,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预后分级标准[4]进行评定。
2 结果
本资料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6个月评价总死亡率:①传统手术组60例,病死27例,病死率45%;②微创组52例,病死16例,病死率31%。传统手术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微创手术病死率,两组病死率χ2值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结果见表1。表1 术后存活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注:*P<0.05
3 讨论
HICH临床常见,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HICH的常用方法,主要术式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引流术、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清除术、内镜血肿清除术等[5]。手术目的在于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神经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治疗时机尚有争议。
本组传统开颅60例,结果ADL Ⅰ~Ⅲ级13例,占39.0%;ADL Ⅳ级17例,占52%;ADL Ⅴ级3例,占9%;死亡27例,占45%;总有效率55为%。微创组采用YLⅠ型微创针穿刺引流治疗52例,结果ADL Ⅰ~Ⅲ级21例,占58.3%;ADL Ⅳ级14例,占38.9%;ADL V级1例,占2.8%;死亡16例,占30.8%;总有效率为69.2%。两组病死率、致残率及ADL分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统计结果,传统开颅组病死率高达45%,尽管比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56.6%有所降低[6],但预后生存质量较差。分析传统手术虽然视野较宽,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但手术创伤大,脑组织破坏明显,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多,难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7]。
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HICH具有以下优点:①YLⅠ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钻一体化,连接手枪式电钻,一次穿刺完成,创伤小,密封性好,减少了颅内感染机会;②金属引流针管为硬性管道,管径虽细,但不易阻塞,配合粉碎器、尿激酶血肿液化技术,便于引流;③设备、手术环境、麻醉操作简单易于开展;④年龄大、病情危重病例易耐受,同时易被患者家属接受。因此,采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做微创手术治疗HICH比较方便、实用、疗效好、风险小、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临床和影像也证实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病情按意识状态分级[2]随机分组。开颅组60例,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8~57岁,平均(42.0±8.1)岁;有高血压病史2~10年,发病距离就诊时间1~7 h者45例,7 h后者15例;GCS 5~8分者36例,GCS 9~12分者24例;术前CT扫描后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95 ml,平均50 ml。微创组52例,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39~55岁,平均(43.0±7.97)岁;有高血压病史3~11年,发病距就诊时间1~7 h者39例,7 h后者13例;GCS 5~8分32例,GCS9~12分者20例;术前CT扫描后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90 ml,平均52 ml。
1.2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使用脱水剂控制颅内压,术后应用止血剂、控制血压药、抗生素预防各种感染,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应用营养支持、神经功能恢复药等。
1.2.1 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7例,手术清除血肿减压和止血,术后留置创腔引流管。
1.2.2 微创组:根据CT片确定的穿刺点摆好体位,标出穿刺点,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1],采用YLI型针在手电钻动力驱动下穿透颅骨后,用塑料钝头针芯替换金属针芯,缓慢插入血肿中心。然后拔出针芯,放上橡胶垫,拧紧针帽确认密封,接20 ml注射器缓慢用力抽吸血肿。在抽吸过程中可旋转穿刺针的方向及适当移动穿刺针的位置,对于不易抽吸的凝固血块,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击碎抽吸清除。然后用生理盐水、肝素和透明质酸酶配成的血肿液化剂[1]做等量冲洗引流,首次引流量约50%~60 %,最后向腔内注入尿激酶2万u+生理盐水2 ml,闭管2 h后接无菌引流袋。术后每次用血肿液化剂做等量冲洗引流和注入尿激酶[3],每天2次,直至血肿基本清除干净。
1.3 手术时机 手术时间在出血后6~72 h,超过3 d以上的微创和手术病例均不在本次研究之列。
1.4 评价方法 术后经过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跟踪随访,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预后分级标准[4]进行评定。
2 结果
本资料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6个月评价总死亡率:①传统手术组60例,病死27例,病死率45%;②微创组52例,病死16例,病死率31%。传统手术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微创手术病死率,两组病死率χ2值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6个月存活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结果见表1。表1 术后存活患者ADL神经功能预后评定注:*P<0.05
3 讨论
HICH临床常见,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HICH的常用方法,主要术式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引流术、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清除术、内镜血肿清除术等[5]。手术目的在于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神经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手术方法选择和手术治疗时机尚有争议。
本组传统开颅60例,结果ADL Ⅰ~Ⅲ级13例,占39.0%;ADL Ⅳ级17例,占52%;ADL Ⅴ级3例,占9%;死亡27例,占45%;总有效率55为%。微创组采用YLⅠ型微创针穿刺引流治疗52例,结果ADL Ⅰ~Ⅲ级21例,占58.3%;ADL Ⅳ级14例,占38.9%;ADL V级1例,占2.8%;死亡16例,占30.8%;总有效率为69.2%。两组病死率、致残率及ADL分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统计结果,传统开颅组病死率高达45%,尽管比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56.6%有所降低[6],但预后生存质量较差。分析传统手术虽然视野较宽,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但手术创伤大,脑组织破坏明显,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多,难以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7]。
应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HICH具有以下优点:①YLⅠ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钻一体化,连接手枪式电钻,一次穿刺完成,创伤小,密封性好,减少了颅内感染机会;②金属引流针管为硬性管道,管径虽细,但不易阻塞,配合粉碎器、尿激酶血肿液化技术,便于引流;③设备、手术环境、麻醉操作简单易于开展;④年龄大、病情危重病例易耐受,同时易被患者家属接受。因此,采用YLⅠ型颅内血肿穿刺做微创手术治疗HICH比较方便、实用、疗效好、风险小、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百姓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发表文章,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毕业论文,发表论文,职称论文服务;咨询论文发表价格,发表文章价格,发表论文就上百姓论文网,转载本论文请保留出处。
电子投稿:baixinglunwen@163.com 注明“所投期刊”
电话:029-85236482 15389037508
咨询QQ:1647439496 唐老师 396937212 朱老师
网址:http://www.baixinglunwen.com/